《我的庶民養錢術》閱讀筆記

賺錢從來不是紙上談兵,而要實際行動! 不是計劃,而是努力。不是預計,而是結果。心態上正好跟我推薦的上一本書《複利行動》不謀而合。 成功與否都取決於我們的心態。
相關閱讀:《複利行動》筆記
這本書在說什麼?
《我的庶民養錢術》作者為Seiroku Honda (本多靜六),他出身貧困家庭,沒有父幹,並以一介「庶民」的身分,靠著儲蓄與投資,滾出了上億資產。他在25歲畢業時,立即訂下人生計劃,勤儉儲蓄,建立穩定生活。他毅然運用「本多式四分之一儲蓄法」,做法是: 各種收入進來時,就預扣四分之一儲蓄起來。從零開始累積第一桶金這書將說明他傳奇的養錢術,可幫我們建立清晰的投資策略和心態,特別適合零基礎的理財初學者。
有意思的是,作者的自我財產告白的故事: 一貧如洗➡️賺到錢➡️累積財富➡️一無所有
他所謂的窮生活並不是真的一無所有,我會說是回歸平凡簡樸的生活,作者選擇在退休時,匿名捐出所有財產,用行動證明「人生就要努力,努力就會幸福」。留意一下富人大多都保持節儉,在生活上不太會有過大消費,所以他明言那時候只需一筆財產就足夠過活了。
本多先生無論是理財知識及個人情操都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。
下定決心克服貧困
基於作者自幼家庭貧困,所以自他懂事就有一顆脫貧的決心。文中提到當他組織了自己的家庭後,養活9人家庭的重擔就一下子落在他一個人身上。對於一個剛畢業出社會做事的年輕人,試想像當時情況有多壞! 他在書中寫道: 「想要克服貧困,就必須自己主動摧毀它才行」,意思就是絕不能因受迫貧困,無可奈何地生活節衣縮食,應該自發用積極方法戰勝貧困,心態上絕對可以改變一切。
生活上我們常遇到有人自怨自艾,終日為貧困生活愁眉不展,有否反省為何自己不作出改變?
致富? 談何容易?
可能大家會有個疑問? 這樣儲蓄四分一就能致富? 太容易了吧? 當然不止,這樣容易滿街都是富人了。書中的定額儲蓄只是第一步。只單靠一直儲蓄,效果亦有限。當錢儲蓄到某程度時,開始要投資,先學懂何謂低風險投資,讓錢像雪球般,一直滾大,錢滾錢。
他指出「每個人都應該體驗一次貧窮經驗,而且愈早愈好」。因此我們才會產生下定決心的堅持,但其實我反而覺得無論有否經歷過貧困,儲蓄理財的知識都應該從小養成。
相關閱讀:低風險投資
如何累積金錢? 如何增加金錢?
作者強調金錢一開始只是小雪球,只要做出雪人的核心,神奇地方在於愈變大,這稱為複利效應,我們再配合其他低風險投資組合,令本金不斷增加。基本上大部份富人都擁有不炫富的特質,文中有提及富人從不需要物質而感到滿足,主要的喜悅來自家人,朋友,簡單生活及興趣!
這就是能儲存更多錢的祕訣之一!
儲錢的疑惑
書中說「一個人再怎樣努力工作,如果不知節儉也沒用,因為就像用竹籠裝水一樣」。這令我想到現在年輕人,他們會問: 「我為何要儲這麼多錢? 人生就要合時行樂!」這正是我小時候的想法(笑),那時的我絕對「月光族」的代表人仕,不但沒有儲蓄習慣,做到月月出糧月月清! 行商場看到的新衫,新鞋,誇張起上來,購買同款不同色,我是做得出的! 心中有把聲音「反正今月用光,下月還可賺回來」(現回想真感慚愧)
年輕人不懂理財,而最諷刺的是人們往往要到一定年紀才反思到儲蓄的重要性。老人家懂得真正理財後,希望令子孫幸福,總會想帶給他們一點祝福。因此留下自己畢生的積蓄給下一代,導致他們從小就不憂柴不憂米。這就是為何作者提過「希望所有人一開始先經歷貧困生活」的原因,主張先苦後甜。
作者反問人生幸福究竟是什麼? 我們覺得現在的生活方向是往上坡還是走下坡? 值得我們反思自己是在進步或是退步? 當抱怨別人運氣比自己好,凡事都成功,但我們永遠不知道人家背后到底用了多少努力經營出來?
「世上無不勞而獲」
別借人錢,別向人借錢的戒律
引用莎士比亞一句說話「不要向人借錢,也不要借錢給人,因為借錢給人會讓你同時先去金錢與朋友」,曾經跟一位比較重視錢財的朋友談論類似問題。當時朋友表示: 如果對方因患病急需用錢,而金額是自己能受的銀碼,一定毫不考慮借出去,也對我們總不能見死不救。
總結
別誤信「必賺錢機會」,世間上哪有免費午餐? 醒醒吧! 作者書中不止一次提醒大家應時刻保持冷靜獨立思考。騙子很會捉心理,看清人們貪小便宜的心態,愈向我們吹噓有大賺生意,愈要小心! 切記心急決定任何有關錢財上的決策。遇到不熟悉的投資計劃,要抱持問多一點點,知多一點點!
要對未來的人生負責是你自己!